中国煤炭地质

2025, v.37;No.322(08) 13-2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沁水盆地东缘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及深部煤层气有利区优选
Evolu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East Margin of Qinshui Basin and Optimization of Favorable Areas for Coalbed Methane

王东升

摘要(Abstract):

基于钻孔岩心与测井资料分析,研究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岩系可划分为S1(滨外陆棚-潟湖)、S2(滨外陆棚-障壁-潟湖-潮坪)和S3(浅水三角洲)三级层序。沉积环境演化控制煤层发育与顶底板岩性组合,S2聚煤强度显著高于S3,S2聚煤中心位于西北部潮坪-潟湖古地理单元,S3聚煤中心位于东北部和西南部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其中15~#煤层发育在S2海侵体系域初期,主要形成于潮坪沉积环境。8~#煤发育在S2高位体系域中后期,形成于潮坪环境。3~#煤层发育在S3海侵体系域晚期至高位体系域初期,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研究区煤层气保存有利岩性组合有两种:(1)薄层砂岩-泥岩-煤层-泥岩;(2)薄层泥岩-煤层-厚层泥岩-煤层-泥岩。选择S2的15~#煤中煤层厚度>6 m和含气量>20 m~3的区域,8~#煤中煤层厚度>1 m和含气量>8 m~3的区域,以及S3的3~#煤中煤层厚度>2.5 m和含气量>20 m~3的区域作为煤层气有利区。

关键词(KeyWords): 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环境;深部煤层气;煤层气有利区;沁水盆地东缘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煤层气赋存规律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ZMKJ-2023-JBGS04);; 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创新开放基金项目“氢矿产成矿模式与找矿方法”(ZYQJ-2024-6)

作者(Author): 王东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