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吴家坪组煤变质规律及其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Upper Permian Longtan and Wujiaping Formations Coal Metamorphic Pattern and Its Impact on Coal Seam Gas Content in Chongqing Area
杨明显,李大华,陈飞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勘查资料总结,分析了二叠系煤类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煤变质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分析认为,重庆地区二叠系煤层主要以高、中变质煤的无烟煤、贫煤和瘦煤为主,煤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煤变质作用以区域深成变质类型为主;煤的变质程度R0为1.39%~2.51%,处于吸附能力较强的阶段,因此煤层含气量较高,其中松藻矿区无烟煤R0为2.43%~2.51%,煤层含气量达27.1m3/t。
关键词(KeyWords): 煤类分布;煤变质作用;煤层含气量;重庆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研项目
作者(Author): 杨明显,李大华,陈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R].重庆: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10.
-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3]苏现波,张丽萍,林晓英.煤阶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05.
- [4]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煤炭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R].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04.
- [5]孟召平.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6]曹树刚,邱道持.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 [7]童崇光.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 [8]杨明显.松藻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研究[J].科技信息,2011,20.
- [9]曹树刚.关于重庆地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6,9:41-44.
- [10]谢晓黎,于汇津.四川盆地区域地温场的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