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裂隙“O形圈”时空演化规律及注浆应用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Law of the Mining Fissure "O Type 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outing
赵明,吕毅,康健,苗健,林倚天
摘要(Abstract):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对工作面隔离煤柱的尺寸有严格要求,已完成布置的工作面实施离层注浆时改变煤柱宽度较为困难,因此会对该技术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对采动裂隙“O形圈”时空演化规律开展了理论分析和相似模拟研究,提出了采动裂隙“O形圈”注浆技术,并在夏店煤矿注浆工作面成功进行应用。注浆结束后的地表岩移成果表明,隔离煤岩柱整体支撑能力满足离层注浆承载要求,3119工作面注浆总量未发生异常,“O形圈”注浆对煤柱加固作用明显,3117面地表并未发生异常沉降。
关键词(KeyWords): 离层注浆;“O形圈”;减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夏店煤矿3119工作面采动离层区注浆控制地面沉降技术研究开发及施工”(X2022-01-031);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覆岩离层与‘O形圈’多位空间注浆关键技术及应用”(X2022-10-08)
作者(Author): 赵明,吕毅,康健,苗健,林倚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潘树仁,潘海洋,朱开成,等.煤矿开采若干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煤炭地质,2020,32(9):21-25,53.
- [2]钱鸣高,许家林.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1998(5):20-23.
- [3]王家臣.基于采动岩层控制的煤炭科学开采[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19,1(2):40-47.
- [4]徐良骥,张坤,刘潇鹏,等.离层注浆开采关键层变形特征及地表沉陷控制效应[J].煤炭学报,2023,48(2):931-942.
- [5]赵明,赵元媛,晏嘉,等.基于提高开采上限后的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7,49(12):116-119.
- [6]樊斌,赵明,李世念,等.潞安矿区五阳煤矿8005工作面关键层分布特征及离层发育监测[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7):34-38.
- [7]陈守钰.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控制地面降沉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与化工,2022,45(12):31-33.
- [8]王金红.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J].煤,2022,31(12):76-79.
- [9]林倚天,苏士杰,赵明,等.煤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9):13-17,41.
- [10]齐宽,郝逸凡,朱开成,等.基于FLAC3D的煤矿地表沉降及离层发育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20,32(7):33-39.
- [11]赵明,晏嘉,杜金龙.矸石粉煤灰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7,29(12):63-67.
- [12]杜金龙,潘树仁,刘长友,等.面向绿色矿山的注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J].矿业科学学报,2023,8(3):293-307.
- [13]牟兆刚.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可行性初判方法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3,35(2):53-56.
- [14]刘旺.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控制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 [15]牟兆刚.覆岩离层注浆工程有关技术问题探讨——以夏店煤矿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12):50-55.
- [16]宁掌玄,张红珠,冯美生.采动覆岩离层注浆的相似材料及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36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