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岩层移动对公路的影响Impacts on Highway from Coal Mining Surface Subsidence Area Strata Displacement
李海深,徐茂恩,李曦滨
摘要(Abstract):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合理开采国家一级公路(G301线)下压覆的煤炭资源,确保开采过程中公路的安全运行,在工作面开采至公路下方时,采取避让方法,降低对其破坏程度。在其公路沉陷范围内布设"三下采煤"地表岩层移动观测站,进行动态观测,及时确定地表公路沉降速率,进行准确维护和保养,确保了公路的安全通行使用。结果表明:将盘区设计成两翼开采,且将工作面布设成横、纵向回采,并在公路下方留设三角形块段保安煤柱,以减少地表移动盆地的沉降系数;工作面通过公路下时,降低工作面回采高度,即一次性开采高度约为4.2m,不再进行二次放顶煤,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KeyWords): “三下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表岩层移动;沉降速率影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海深,徐茂恩,李曦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何国清,杨伦.矿山开采沉陷学[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 [2]张国良.矿山测量学(第一版)[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煤矿测量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 [5]于远洋《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规律的初探》[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27.
- [6]毕德存.煤矿开采技术[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 [7]贾忠国,刘炳芳,张广军.93上08工作面村庄开采方案设计[C]∥2011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 [8]路畅.红菱煤矿沉陷区内修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分析[D].辽宁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 [9]王欢.沈丹.客运专线本溪段线路地表沉陷稳定性分析[D].辽宁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