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岩溶分布特征研究A Study on Paleokarst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in China
方向清,傅耀军,华解明
摘要(Abstract):
对中国境内古岩溶分布规律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将古岩溶所赋存的介质分为前活动型古岩溶岩系、活动型古岩溶岩系、稳定型古岩溶岩系、再活动型古岩溶岩系,每一岩系按沉积旋回分为若干个岩组;将古岩溶期分为前活动期、活动期、稳定期、再活动期[1],每一期按构造运动[2]分为若干亚期。古岩溶分布特征(特别是相似性)的研究成果对于从事古岩溶相关领域(水文地质、石油地质、环境地质等)的研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古岩溶;古岩溶岩系;古岩溶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方向清,傅耀军,华解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国达,等.地洼学说讲义[M].长沙: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1985.
- [2]杨森楠,杨巍然.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 [3]王鸿祯,刘本培.地史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 [4]霍崇仁,王禹良.水文地质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 [5]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煤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 [6]张美良,林玉石,邓自强.岩溶沉积—堆积建造类型及其特征[J].中国岩溶,1998,17(12).
- [7]钱学溥.太行期岩溶剥蚀面的发现及地文期的划分[J].中国岩溶,199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