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竹金刚煤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Water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azhu Jingang Coalmine, Sichuan
杨光亮
摘要(Abstract):
为解决东翼+120m水平的运输、排水及其通风问题,金刚煤矿决定在该矿西翼+120m水平作石门至东翼,其施工顺利与否影响着矿井延深及深部生产开拓布署。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及水害的形成方式,提出了物探先导、探放水跟进,增加排水能力,优化巷道布置的综合防治水技术,从而解决了须家河二段(T3xj2)砂岩水和雷口坡(T2l)灰岩水对石门安全工作的影响,石门于2013年3月12日安全穿过了5号和6号陷落柱间须家河二段(T3xj2)砂岩裂隙发育区,进入须家河三段(T3xj3)隔水层,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矿井突水;水文地质条件;探放水技术;排水控制;巷道优化;金刚煤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光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文斌,王亮,李云,等.矿井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5).
- [2]乔宝印.物探技术在矿井水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报,2003,(03).
- [3]冯科技.浅谈煤矿防治水分析及治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
- [4]吴文金.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分析[J].中国煤炭,2006,(04).
- [5]刘登宪,李永军.淮南寒武纪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导水性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01).
- [6]董兴文.四川须家河煤组陷落柱的成因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8,(02).
- [7]司淑平,马建民,胡德西.煤系地层陷落柱成因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02).
- [8]白云来.矿井底板承压水突水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现状[J].矿业快报,2008,(08).
- [9]朱友莉,颜贤华,向先富.陷落柱成因及其开采时的处理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1,(04).
- [10]李世峰,金瞰昆,刘素娟.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