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China's CBM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echnical Researches
冯三利,叶建平
摘要(Abstract):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阶段、勘探评价阶段、开发试验及探索研究阶段。目前,制约煤层气商业开发的瓶颈技术问题在于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开发工艺技术。本文将着重介绍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区块优选评价技术、钻井技术、完井工艺技术、压裂工艺技术、注CO2增产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煤层气井抽放技术、煤层气生产和评价技术等等。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钻井;压裂;增产技术;地球物理探测;矿井抽放;煤层气生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01BA605A-07)
作者(Author): 冯三利,叶建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R].北京: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2000.
- [2]叶建平,秦勇,林大扬.中国煤层气资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 [3]张新民,张遂安,李静,等.中国的煤层甲烷[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4]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中国煤层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 [5]王洪林,唐书恒,林建法.华北煤储层特征和可采性评价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 [6]冯三利,张遂安,等.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研究[M].北京: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2000.
- [7]骆祖江.煤层甲烷系统动平衡模型研究[R],西安:煤炭科学总院西安分院,1998.
- [8]骆祖江.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动力学模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27(2).
- [9]岳晓燕,谭世君,吴东平.煤层气数值模拟的地质模型与数学模型[J].天然气工业,1998,18(4):28-31.
- [10]刘建军.多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渗流理论[J].煤层气,2000(1,2).
- [11]骆祖江,叶建平.煤气水运移产出气水固三相耦合模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4):349-353.
- [12]关振良,杨庆军,段成刚.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00,19(1):73-76.
- [13]叶建平.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产能的控制机理与预测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博士论文,2002.
- [14]郝艳丽,王清河,李玉魁.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压力与裂缝形态简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3):20-22.
- [15]田中岚.山西晋城地区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3):25-28.
- [16]卢德唐,文延东,曾亿山,等.定产量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计算[J].天然气工业,1998,18(3):34-39.
- [17]曹立刚,郭海林,顾谦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各排采参数间关系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0,(1).
- [18]顾谦隆,曹立刚.煤层气井排采中关井测压和放压试验[J].中国煤田地质,2001,13(1).
- [19]刘建军.多场藕合作用下的煤层气渗流理论[J].煤层气,2000,(1,2).
- [20]冯三利,张遂安.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思路[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1]胡朝元.利用地震、地质、测井信息定量预测煤层气储层参数方法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2]张秉铭,滕吉文,张中杰.地震勘探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3]李传友.煤层气井钻井配套技术[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4]郭炳政,郭本广.钻井液对煤储层伤害的分析及解决方案[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5]潘军,杨陆武,孟英峰.低渗透煤层钻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6]刘蔚,黄玉珍,诸葛月英,李振苓.煤层气测井解释技术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7]高绪晨,张春才.煤层气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8]李玉魁,刘长延,黄圣祥,谢振甫.中国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29]李安启,刘舟波,王欣,王风江.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探讨[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0]王成,王红霞,戴凤春,钟寿鹤.辽河油田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工艺技术[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1]马方明,刘海滨.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水力压裂[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2]张遂安.压裂液对煤层的伤害机理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3]丛连铸,梁利,李安启,卢拥军.压裂液对煤层伤害的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4]刘海滨,马方明.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分析与评价[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5]任源峰,刘文旗,盛江庆.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的应用[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6]吴建光,范华,周俊峰,等.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产出特征研究[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2.
- [37]中煤第一勘探局,等,控制煤层气潜能的水文地质研究[R],中煤第一勘探局.2002.
- [38]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S].Q/CUCBM0401—2002,2002.